星期二, 5 11 月, 2024

TAG

ESG披露

香港 ESG 報告大獎2020獲獎企業專訪系列 – 禹州集團企業

獲獎者禹州集團企業融資與投資者關係總監吳Sky(Sky Wu),他獲得了2020年香港ESG報告獎的非上市公司最佳可持續發展報告

香港 ESG 報告大獎2020獲獎企業專訪系列 – 晶苑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獲獎者晶苑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可持續發展經理Kyle Chung的採訪,贏得了2020年香港ESG報告獎的最佳ESG報告-小型和對環境積極追求的卓越表現

香港 ESG 報告大獎2020獲獎企業專訪系列 – 葉氏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葉氏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於香港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大獎2020獲得最佳ESG報告獎(小市值) -- 嘉許獎。葉氏化工集團投資者關係及企業傳訊主管Eunice Lai分享公司的可持續發展的願景。公司已把ESG納入公司的風險管理,並從工藝及生產過程方面減低排放及能耗,亦致力提升持份者對可持續發展的關注。

香港 ESG 報告大獎2020獲獎企業專訪系列 – 德高達製衣有限公司

德高達製衣有限公司於香港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大獎2020獲得卓越非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獎 -- 嘉許獎。德高達營運總監Herman Leung為我們分享公司推動研發環保再生物料及持續創新,目標達至内循環,帶動製衣業可持續發展。

延遲應對氣候風險將帶來直接後果

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集團(Blackrock)最近宣佈,將停止投資於未盡力應對氣候風險的公司。   今年7月,貝萊德確定一份包含224家公司的觀察名單,名單中的公司或是未能於遏制氣候變化方面取得足夠進展,或是未能向投資者充分披露其面對的氣候風險。貝萊德對名單中53家公司的董事會成員投反對票,並表示如其餘公司不採取行動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及作出相應披露,亦將承受後果。貝萊德亦宣佈,將於2020年中前停止提供融資予收入中超過25%來自動力煤生產的公司。   貝萊德此舉影響深遠。在業內,該舉措將迫使其他大型金融公司為避免削弱競爭力而跟隨效仿。貝萊德作為公認的行業巨頭常被視作榜樣,其對ESG的態度勢將顯著影響同行,並在整個商界引起連鎖反應。   這些新舉措亦表明貝萊德正將其所言付諸行動。幾年前,企業常常不會因為拖延其ESG承諾而承擔後果;但如今,觀察名單上的企業無法再迴避ESG責任,他們迫切需要進行實際改革,因為貝萊德退出投資將帶來嚴重的業務阻礙。企業要獲得業內認可,必須著眼在高於合規標準的披露要求並付諸切實行動。   貝萊德於今年上半年宣佈多項舉措,提升可持續發展在其投資策略中的重要性,包括將可持續發展融入投資組合的建立及風控中;退出可持續性風險較高的投資,如動力煤生產商。貝萊德亦加入了氣候行動100+倡議,要求全球範圍內溫室氣體排放最多的企業採取必要行動。   隨著投資者逐漸將ESG納入為投資決策中的一部分,ESG與金融的相關性已被廣泛認知,氣候變化已不再是簡單的環境或社會問題,它會帶來巨大的投資風險,應引起商界的高度關注。   新冠肺炎對眾多資管公司造成打擊,貝萊德卻取得邊際效應,在不犧牲財務回報的前提下推動ESG卓越表現。ESG表現的提高會以財務表現為代價的說法已被推翻,形勢已發生變化,正如貝萊德全球執行委員會在今年致客戶的信中所稱,ESG已成為「投資新標準」。

港交所新上市指引信加入對ESG合規要求

今年7月,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HKEX)更新針對IPO申請企業的指引,增加對ESG披露的要求。更新的指引信GL86-16特別提出,「對申請上市的企業來說,重要的是建立機制,使他們能夠提前滿足交易所對ESG的要求,以便於上市後馬上符合要求的相關指標」。在此次更新之前,ESG相關的風險披露內容主要載於招股書中的「風險因素」部分,不過仍缺乏關於氣候變化、網絡安全和傳染病等一些關鍵且新興的ESG風險描述。為確保申請企業於上市時合規,申請企業現在須確保其對於其所面臨的ESG風險皆已設立相應的關鍵管理辦法。實現這一目標所需時間將與籌備年度的ESG報告相似。 本識顧問支持港交所加強對於申請上市的企業之ESG管理,這是繼港交所去年出台更嚴格的ESG披露要求後順理成章的下一步。作為可持續證券交易所的成員之一,港交所將維持處於ESG投資中心的領跑地位。  該指引信還指出,「申請上市企業的董事會對ESG的管理和運營承擔集體責任,包括建立相關機制。公司董事將參與相關機制和政策的制定。因此,我們建議申請企業盡早委任董事,包括獨立非執行董事,以便董事參與制定有關公司管治和ESG的必要機制和政策。」  按慣例,法律和審計專家在新上市申請企業的準備工作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此更新的指引要求申請企業需委任一位ESG專家,就環境和社會管理方法披露的合規情況提供建議。委任董事需確保ESG合規以及董事於制定ESG關鍵議題的管理方法中的參與程度可能會給上市申請企業帶來挑戰。從目前對發行人的ESG披露要求來看,由於對ESG缺乏一定的認知價值,董事會參與仍是最少被觸及的領域。  作為一家領先的ESG咨詢公司,本識顧問一直建議領先的上市公司從ESG報告項目中獲取價值,包括管理體系的全面改革、提高ESG評級、納入著名的可持續發展指數,以及憑藉ESG報告獲得業界榮譽。我們決心為上市公司提供建議,協助公司優化實質性議題的管理辦法,為公司、環境和社會帶來積極影響,從而於ESG中創造長遠價值。  此次更新對港交所之前於2019年5月發佈的ESG報告政策進行了補充。為確保上市公司取得更好的社會及治理表現,港交所要求新申請者披露更多有關多元化政策的信息。

《財資》年度中國最佳ESG投資機構大獎花落中國平安

6月9日,中國平安在國際專業財經雜誌《財資(The Asset)》舉辦的2020年「三星可持續投資大獎-機構投資者,ETF及資產服務」中,獲評「年度中國最佳ESG 投資機構-保險類」。 《財資》雜誌的三星系列獎項評選已連續舉辦超過二十年,獲得行業內廣泛認可。「三星可持續投資大獎-機構投資者,ETF及資產服務」旨在表彰在亞洲及中東地區採取重要並積極舉措來實現可持續投資的企業。 《財資》指出,中國平安是中國首家簽署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及加入氣候行動100+的保險企業,制定標準暫停給未能達標煤炭項目提供保險。此舉在2018年起中國經濟面對較大幅度下滑,企業加大對燃煤電廠依賴的背景下,顯得別具意義。 中國平安不斷優化集團ESG表現,提升公司資本市場綜合價值,製訂《平安集團責任投資政策》,透過不同投資策略,將ESG及氣候變化風險融入投資分析,形成七種責任投資策略。2019年,綠色產品投資達人民幣512.45億元,社會普惠類投資達人民幣9,032.04億元,綠色信貸貸款餘額達人民幣242.73億元,社會普惠類貸款的貸款餘額達人民幣8,989.21億元。 中國平安表示,其將深化ESG投資的應用,優化現有責任投資體系,並為相關投資團隊建立專業才能,最終實現國內標桿地位,進軍國際責任投資市場,並藉此改善風險管理,從而實現長期穩定的投資模式。 (來源:中國日報網)

華夏基金:懷抱責任和使命在中國推廣ESG事業

6月16日,華夏基金委託投資部投資總監、行政負責人、國際業務部行政負責人潘中寧在「走向美好­——ESG投資雲講壇」中表示,作為中國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公募基金之一,華夏基金懷抱責任和使命在中國推廣ESG事業。 據潘中寧介紹,華夏基金成立於1998年,截至2020年3月底,資產管理規模達1.33萬億元人民幣,於2015年至今加入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氣候行動100+(CA100+)等多個ESG相關組織。同時,華夏基金設立有ESG業務委員會,負責制定公司層面的ESG投資方向和政策,並統籌管理公司的ESG投資和推廣業務。 在本期「雲講壇」活動中,潘中寧以中國房地產行業和物流行業作為案例代表,介紹華夏基金的ESG深度研究。潘中寧認為,公司治理是其面臨的主要問題。潘中寧亦表示,隨著電商蓬勃發展,環境影響成為重要問題。快遞物流業增長迅速,但所涉及多種交通運輸方式對環境影響較大,應當關注優化運輸工具的相關機會。他認為,個別快遞物流公司在碳排放管理方面具有遠超同行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其努力應當被投資者肯定。 (來源:新華財經)

政協委員提案:搭建符合中國國情的責任投資評價體系

全國政協委員、中投公司副總經理趙海英及全國政協委員、中投公司原總經理屠光紹在今年「兩會」提交有關盡快探索設立「責任投資」的中國標準,大力推動中國ESG投資實踐的提案,敦促機構投資者將責任投資納入投資評價體系,尤其是社保基金、主權財富基金等長期資產管理機構。 趙海英認為,實踐責任投資的三大基礎是信息披露、評估評級及投資指引。證監會、行業協會及交易所以信息披露為基礎,已就構建ESG責任投資體系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尚未形成體系。目前我國的責任投資體系建設仍存在未解決的問題,如定量信息披露仍是我國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短板;企業信息披露數量、質量及規範性不足限制ESG評估評級發展;而責任投資主體的不足,亦導致上市公司缺乏完善信息披露的動機。 面對責任投資的國際潮流及自身短板,提案建議從以下方面著手完善:1)由監管機構引導、行業協會推動,共同完善ESG信息披露指引。2)在借鑒國際實踐的基礎上,搭建符合中國國情的ESG評價體系。3)敦促機構投資者將責任投資納入投資評價體系,尤其是社保基金、主權財富基金等長期資產管理機構。4)推廣ESG責任投資理念,提升我國在責任投資領域的話語權及影響力。 (來源:證券時報網)

Latest news

- Advertisement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