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6 11 月, 2024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CATEGORY

金融

匯豐調查稱內地投資者對ESG投資的回報最為樂觀

匯豐最新調查顯示,強調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的ESG投資理念在中國內地機構投資者中已獲得廣泛認同,相較於全球其它市場,內地投資者對於ESG投資所帶來的回報最為樂觀,將ESG投資納入投資決策的意願也更為強烈。 該項面向全球機構投資者和發行人的調查顯示,超過三分之一(35%)的內地機構投資者認為,將ESG因素納入投資決策將有助於提升投資回報,該比例顯著高於全球平均水平(17%)。此外,近七成(69%)的內地機構投資者表示在開展ESG投資方面已沒有太多顧慮和障礙,這比例同樣高於全球其它受訪市場。 在實際操作層面,近四成(38%)的內地機構投資者在投資決策中已將ESG因素考慮在內,略高於全球平均水平(35%)。以債券投資為例,有超過六成受訪機構表示未來兩年將開始購買綠色債券或計劃增加綠色債券投資,這一比例與全球投資者持平。 除了關註投資者的看法,此次調查也從發行人的角度關註了ESG融資的情況。與投資者的觀點相似,中國內地發行人對ESG的樂觀程度同樣在全球受訪市場中居於領先:近一半(48%)的受訪發行人認為ESG有助於提升回報,高於全球平均。 在ESG相關信息披露方面,內地發行人的意願也較高,有超過60%的發行人表示願意繼續增加ESG信息披露,該比例略高於全球平均,但也有近10%的內地發行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相關信息披露計劃。 本次調查由匯豐委托《環球資本》和《歐洲貨幣》於今年六月到七月進行,共訪問了來自全球15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家機構投資者和500家發行人,了解他們對於ESG相關投資和融資活動等的看法。

香港金管局:正就綠色及可持續銀行業發展建立行業框架

金管局基建融資促進辦公室(IFFO)旗下的綠色金融中心(CGF),與世界銀行集團成員之一的國際金融公司(IFC)於10月10-11日聯合舉辦了“銀行及企業如何把握綠色金融機遇”研討會。 一連連兩天的研討會討論了金融機構如何更廣泛地把氣候風險變化納入其企業管治、貸款政策、風險管理框架、投資組合、商業模式及信息披露等當中。隨著貸款方和投資者對企業在“環境、社會及管治”(ESG)的期望日增,研討會也深入探討了改變企業營運模式及融資策略的不同原則及可行方案。 香港金融管理局副總裁阮國恒先生表示:“自我們於5月宣布分三階段推動綠色及可持續的銀行業發展,我們正致力與銀行業界建立一個行業框架,當中包括指導原則及指標,以評估銀行的『綠色』基準。我們亦透過參加央行與監管機構綠色金融網絡(NGFS),從而在制定本地的行業框架時能考慮國際觀點。此次研討會亦為業界提供了一個認識綠色及可持續銀行業務的機會。” IFC東亞及太平洋局局長Vivek Pathak表示:“為了鼓勵金融界別投入共建綠色未來,各國政策制定者都正致力制定相關政策並促進金融創新。此外,IFC所開發的創新融資工具,能於籌集民間資本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自2010年啟動這計劃起,國際金融公司已發行157支綠色債券,使我們的綠色債券總發行量超過100億美元。我們旨在建構一個整合的綠色金融平臺,以順利過渡到可持續的環球經濟模式。”

臉書和微軟等高ESG評分的公司能夠跑贏標普指數

在ESG方面享有良好聲譽的公司的股價表現優於標普500指數,有些大型科技和金融服務公司就躋身其中。 據FactSet的研究人員稱,他們利用Sustainaylitcs評級方法,基於ESG改善分數將標普500指數的成分股等分為十個級別,然後將最高級別(也就是ESG分數提高最多的公司)與標普500指數進行了比較,結果如下圖: 從圖中可以看出,在表現優於標普500指數的公司中,尤其顯眼的一些公司包括:社交網絡巨頭Facebook、麥當勞、維薩、賽富時以及微軟等。科技公司的表現特別優異,但即使是在這個行業板塊內部,提高了ESG分數的公司的表現也比同業公司高出3700個基點。ESG分數最高的這些公司的股價表現明顯優於標普500指數的整體表現。 雖然很難說卓越的股價表現是由任何一個因素引起的,但這張圖表似乎確實可以表明,如果一家公司注重改善ESG分數,那麽相對於同業公司而言,其股價表現就會會更好一些。 首先,如果由於投資者認為一家公司在ESG方面“做得很好”,或者至少是比競爭對手做得更好,並因此提高了對這些股票的需求,那麽就會對其股價產生影響——即使其他因素也對造成影響。 FactSet的分析師泰勒-查亞(Tyler Chaia)表示:“數據表明,隨著投資者對ESG作為一個重要因素的認知和關注有所增強,那些提高了ESG分數、或是在ESG方面表現出了改善勢頭的公司在過去五年時間裏獲得了超高的回報。” 從這個方面來說,不同等級的公司的股價表現差距很大。根據Sustainalytics的排名,標普500指數中排在最高等級的公司相對於該指數的整體表現而言高出4500個基點。1個基點相當於0.01個百分點。

領先資產管理:ESG投資並不意味著犧牲收益

ESG投資者不必在業績上做出妥協。基於ESG評分的正向篩選策略(positive screening strategy)可以在不降低回報的同時提高投資組合的ESG成績。 1. 在由政策指導的自上而下,以及由投資者驅動的自下而上的推力作用下,ESG投資在全球範圍內呈上升趨勢。 2. 無論是對主動型基金還是被動型基金來說,流入ESG基金的現金流都在快速增加。 3. 領先資產管理(Lyxor Asset Management)認為ETF和ESG是能夠十分完美地結合在壹起的,並預計ESG主題ETF將會在歐洲市場大幅增長並占據一席之地。 近期,領先資產管理(Lyxor Asset Management)發表了一篇新的研究論文,探討了對投資者來說最熱門的問題之一,即對環境、社會和治理問題的關注是否會對回報產生負面影響? 領先資產管理最新研究報告的結論是,ESG投資者不必向業績報酬妥協,相反,在Smart Beta 投資策略中(一種在被動指數投資基礎上,增加篩選指標,融合壹定主動投資經驗的策略方式),基於ESG評分的篩選策略可以在不降低風險調整後收益的同時,提高投資組合的ESG表現。 領先資產管理認為,在大多數情況下,將ESG納入投資策略可以改善投資組合的收益,即使是在風險調整的基礎上。例如,如果在歐洲股票規模投資組合中將50%的ESG最低評級公司排除,該組合10年的年均回報率將增加2.3%,而收益波動則會降低1.6%。 此外,領先資產管理的最新報告還為ESG的蓬勃發展提供了充足的統計證據。截至2018年底,包括主動和被動管理下的ESG基金在內的可持續資產規模超過了31萬億美元,較2016年增長了34%,在全球專業管理下的資產中占到了39%的份額。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趨勢是,盡管大部分的ESG資產仍屬於主動型投資,但有跡象表明,專註於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的投資者正逐漸轉向(被動型)指數基金。例如,在過去5年裏,歐洲的被動型ESG基金的年均增長率為35%,而主動型ESG基金的年均增長率僅為11%。

PRI將推動ESG報告框架融合

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UN PRI)理事會主席馬丁·思坎克(Martin Skancke)日前在北京接受媒體訪談,就PRI的使命、負責任投資、ESG等話題發表見解,他還對中國資產所有者提出了長遠建議。 PRI是與聯合國環境署金融倡議及聯合國全球契約共同合作的一項投資者倡議。目前,已有來自全球50多個國家的2600多家機構簽署PRI的六項原則,簽署成員管理的總資產超過89萬億美元。馬丁·思坎克於2014年4月被任命為PRI理事會主席,並於2017年連任,他曾主管全球最大主權財富基金挪威養老金。 在訪談中馬丁提到,中國路線圖聚焦於監管行動和資產所有者在負責任投資方面的參與,而公司發布相關報告的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投資者需要依據高質量的數據來更好地做決策,現在有很多的國際報告框架以多樣的方式與負責任投資相關聯,但由於框架尚未存在統一的評價標準,以至於讓很多公司和投資者感到不知所措。 基於PRI的簽署方和成員的反饋,他們希望PRI更多地融合這些報告標準,確保報告標準更少而且更有可比性,這也是未來PRI的優先工作,也就是提高報告標準質量,確保能夠在全球範圍內使用這些標準。

深圳設立“綠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實驗室”:在全球內開展綠色投資

繼加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FC4S聯盟後,深圳啟動綠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實驗室。 10月9日,深圳經濟特區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推動設立“綠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實驗室”,該實驗室在瑞士日內瓦宣布啟動,為全球首個鏈接綠色金融與綠色實體經濟的金融服務平臺。 所謂FC4S,是指“全球金融中心城市綠色金融聯盟”,由UNEP於2017年9月28日在摩洛哥卡薩布蘭卡召集成立,發起成員包括倫敦、巴黎、香港、上海等12個全球金融中心城市。2017年12月,深圳綠金委代表深圳市正式加入FC4S,成為全球第12座、內地第2座成員城市。 深圳綠金委表示,“綠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實驗室”鼓勵FC4S成員城市在本國或者本地區內探索綠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新模式;在實驗室平臺上分享經驗、共享成果,將綠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成功經驗和典型案例推向全球;建立全球綠色技術、項目和企業庫,聚集成員城市的綠色資本,在全球範圍內尋找商業機遇,開展綠色投資,共同發展綠色產業和綠色經濟等。 此前2018年,深圳市正式印發實施《關於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實施意見》,支持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保險、區域性環境權益交易市場發展。截至2019年6月末,深圳共發行36只綠色債券及綠色債務融資工具,發行總額185.4億元,債券余額179.8億元,綠色信貸余額超過1000億元,同比增長34.2%。 此外,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研究完善創業板發行上市、再融資和並購重組制度,創造條件推動註冊制改革。支持在深圳開展數字貨幣研究與移動支付等創新應用。促進與港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和金融(基金)產品互認。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上先行先試,探索創新跨境金融監管。

MSCI提升中國成分股ESG評級,領先企業為消費品、IT公司

10月10日,據媒體獲悉,MSCI的最新研究顯示,2019年MSCI中國指數成分股的環境、社會和治理(ESG)評級較去年提升。ESG是境外投資者進行投資決策時最為關註的因素之一。近兩年來,中國境內機構對ESG的關注度也不斷提升。 在過去12個月內MSCI進行的最新一次評級審閱中,MSCI中國指數中11%的發行人的ESG評級獲得提升,7%的發行人則遭到降級。然而,考慮到各成分股的權重,在過去12個月中,MSCI中國指數中20%的成分股(按權重計算)的評級獲得提升,只有2%的成分股(按權重計算)被降低評級。這表明,與評級提升的表面數量相比,權重較大的成分股對於推動該指數整體ESG評級提升的作用更大。 MSCI提及,獲得AA評級的公司在2019年仍為1%,但公司數量有所增加。獲AA評級的ESG領先企業主要是消費品和信息技術公司,如老板電器、吉利汽車和聯想控股等。中國政府推出旨在促進ESG實踐和信息披露的強有力的監管舉措,促使國內投資者和發行人迅速采取行動,將ESG因素納入其決策制定中。 此前,MSCI應用股權研究團隊執董、ESG評級負責人吉斯(Guido Giese)在接受媒體專訪時就表示:“剛被納入MSCI指數的公司往往ESG評級偏低,這是很正常的,新興市場都有相似的經驗。隨著納入時間的推移,A股公司會提高信息披露,尤其是環保、公司治理、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等,這有助於提升ESG評級。”但他也強調,ESG評級偏低不會影響未來擴大A股納入因子的決策,該決策與A股的可交易性更為相關。 盡管ESG評級不直接與資金流動掛鉤,但ESG評級的提升也將強化中國股市對海外投資機構的吸引力。MSCI提及,鑒於中國資本市場進一步開放且消費群體不斷壯大,中國市場對全球投資者的吸引力越來越大。 針對中國市場依舊表現出相對較高的股價波動性、較低的發行人披露透明度,以及較高的政策影響度,從而突顯出公司治理實踐的重要性,MSCI的研究重點仍放在了中國創始人企業的關鍵人員風險和股票質押風險上。

德意志銀行旗下資管DWS:財富轉移促進ESG投資的發展

CNBC近日播出的“ETF Edge”欄目中,主持人Bob Pisani探討了ESG(環境、社會和治理)除概念之外的更多內容,例如如何尋找符合ESG標準或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這一領域還有更多值得研究的地方,德意誌銀行旗下資管DWS的美洲地區指數投資主管Luke Oliver也參與了討論。   由於DWS擁有自己的ESG ETF系列,在對環境和社會責任ETF的討論中,Oliver有充分的話語權。在談到人們對ESG相關ETF的興趣時,Oliver指出,此類產品在歐洲更為普及和流行。   “目前,歐洲大約有1240億(美元)的資金投入到ESG策略的ETF中。在美國,我們有50種ESG金融產品,涉及資金達到120億美元上下,比去年翻了一番。這些數據背後肯定有一些因素在推動”Oliver指出。   當被問及ESG是否會從長期改變企業行為時,Oliver 回答說:“絕對會。”在他看來,財富正在向千禧一代轉移,而90%的千禧一代希望在社會責任意識的基礎上進行投資。這種投資意識轉變的趨勢,加上未來20年中30萬億美元的財富轉移,意味著企業將不得不注意到ESG的重要性及影響力。   正如Oliver解釋說,“人們的主要誤解在於認為關註ESG(環境、社會和治理)就意味著犧牲績效,甚至采取一些激進的行動。事實上,關註ESG是意味著企業會對其供應鏈和員工負責,會推行良好的公司治理,會積極使用可再生能源。” Olive說道,ESG的背後並不是激進主義情緒,ESG投資是一條有利於全世界可持續穩定發展的道路。

美國德美利證券:融入社會責任價值觀的投資更具吸引力

投資者喜歡把錢投入能夠讓他們賺取更多的錢的工作,但同時也有一些投資者會在追求盈利的過程中加入其他方面的考慮。對於社會意識投資(socially conscious investing)來說,增加投資組合的價值只是一個起點,這類投資往往會自有壹套符合社會責任價值觀的更為復雜的投資策略。   社會意識投資(socially conscious investing)傾向於將資金投入那些致力於對社會產生有益影響的公司。例如,一些公司會積極推行環保舉措,另有壹些公司則努力增加管理透明度並采取對勞工友好的政策。   一些投資者可能認為,與那些不考慮對社會影響的公司相比,具有社會責任意識的公司會在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但另一部分投資者則認為,優良的公司道德可以帶來更好的經營業績,這又會進一步對公司的股票和債券價格產生積極影響。但不可否認的是,具有社會責任意識的公司越來越受到歡迎。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尋找投資於那些具有社會責任意識的公司,這不僅是因為它們的價值,更是因為投資者們看重這些公司的增長潛力。 那麽如何在社會責任投資的理念下構建投資組合呢?一種可靠的方法是通過審查目標公司的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的議題重要性矩陣。當被投資公司符合投資者的價值觀時,其優勢在於能夠將投資者更廣闊的人生價值目標融入到財務目標中。與此同時,投資者獲得的收益可能也不會低於那些不考慮社會責任的投資組合。 通過排除那些與自身價值觀不相符的公司,投資者可能會錯失一些獲得收益的機會。例如,由於煙草產品對健康的傷害而不投資煙草公司的投資者可能會錯過該行業的利潤。對一些人來說,以對社會負責的心態進行投資,是值得的。   最後,具有社會責任意識的投資者在評估投資機會時,可能同時希望將公司的財務業績考慮在內。了解一家公司的社會價值固然重要,但公司的基本財務因素也同樣值得註意,這也能夠幫助投資者找到真正具有吸引力的投資。

聯合國發布《負責任銀行原則》 銀行信披面臨新要求

《負責任銀行原則》(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Banking)(以下簡稱《原則》)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金融倡議(UNEP FI)牽頭、包括中國工商銀行在內的全球30家銀行共同制定。中國責任投資論壇(China SIF)作為非盈利組織顧問小組成員,從NGO視角為該《原則》的制定提供了相關建議。經過一年多的意見征詢和修訂,該《原則》於9月22日在聯合國大會期間正式發布。 全球130家銀行簽署了該《原則》,成為首批簽署銀行,合計資產總額逾47萬億美元,約占全球銀行業資產總規模的三分之一。中國工商銀行、興業銀行、華夏銀行三家中資銀行也成為首批簽署銀行。 《原則》要求簽署銀行披露的內容緊密圍繞六大原則,披露指標共分六大類13小類。其最大特點即為不局限於對可持續金融現狀/績效的描述,《原則》除了要求簽署銀行對其貸款、投資、自身運營的環境和社會影響進行識別、衡量、評估和統計,還需要銀行對可持續金融實踐進行“全生命周期”的披露,與目標、措施、機制、進展緊密相扣。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倡議和政策開始呼籲金融機構披露其可持續金融戰略、實踐以及投資組合的ESG風險和績效。對金融機構的ESG信息披露要求已成為全球趨勢。聯合國負責任投資原則(PRI)要求簽署機構在加入後第二年起必須提交負責任投資框架報告,強制披露機構落實六大負責任投資原則的進展情況;類似的還有資產所有者碳信息披露項目(Asset Owners Disclosure Project)等。此外,英國、南非、日本、馬來西亞等國也對機構投資者有半強制(不披露就解釋)的ESG信息披露要求。 總體來說,國內銀行對《原則》的披露要求並不陌生。短期來看,多數銀行在常規的CSR報告工作中已經能大體滿足《原則》的披露要求,根據《報告和自評估模板》添加信息索引即可。一些銀行可能要在個別問題上對照《原則》的披露要求做壹些改進,如對CSR報告進行審驗等。

Latest news

- Advertisement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