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5 11 月, 2024

TAG

绿色金融

金融科技助力中國綠色金融發展

3月9日,保爾森基金會綠色金融中心與清華大學綠色金融發展研究中心聯合發布《金融科技推動中國綠色金融發展:案例與展望》報告。此報告是雙方近一年的合作研究成果,內含金融科技在綠色金融領域運用的一些具體案例綜述,於運用方面所面臨障礙的討論,及未來發展前景的展望,並從政策及產業支持角度提出了建議。 報告展示中國利用金融科技推動綠色金融可持續發展的四個案例,這些案例表明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及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手段可以有效應用到綠色金融領域,並彰顯其於提速增效和加強透明度方面的優勢。2017年,中國政府宣布在五省區設立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用於探索及示範綠色金融理念,其中,浙江省湖州市利用金融科技推動綠色金融實踐脫穎而出。 對於金融機構而言,金融科技手段可幫助金融機構提升環境風險識別能力、量化評估環境風險及進行智能定價、建立綠色評級數據庫及綠色評級模型。但報告亦指出將其運用到綠色金融業務仍然面臨不少挑戰。這些問題包括綠色標準不統一、信息不對稱、環境數據質量較低等,故建議相關的監管部門與行業協會提供配套政策及服務於行業的「公共產品」,如建立統一的環境信息共用平台,支持金融科技在綠色與可持續金融領域的發展。 (來源:和訊網)

博時可持續發展100 ETF上市

國內創新的可持續發展主題投資ETF——博時可持續發展100 ETF於2020年1月19日成立。2月20日,其正式在上交所上市交易並開通日常申購(場內交易代碼:515090,申贖代碼:515091)。 當下,越來越多投資者開始關註並傾向於投資透明度較高的公司,ESG投資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博時可持續發展100ETF將ESG指標結合中國企業和市場情況進行了專業化設計。據悉,該基金采用完全復制法追蹤中證可持續發展100指數。該指數以國內優質指數的成份股——滬深300指數為樣本池,其於傳統ESG的基礎上,為更加貼合國內投資環境,加入投資過程中更關註的經濟效益(E)評估維度,選出其中100只於經濟(E)、環境(E)、社會(S)、治理(G)方面綜合價值更高的上市公司。 2018年,博時基金正式加入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組織(簡稱UNPRI),成為首批在國內踐行ESG投資理念的公募基金公司之一。成立21年以來,博時基金一直堅守「做投資價值發現者」的理念,踐行社會責任及ESG投資理念,定制中證可持續發展100指數、推出ETF產品,幫助投資者使用費用低廉、交易靈活、透明度高的投資工具有效進行ESG投資。

中國平安資產管理 (香港) 正式加入CBI

中國平安資產管理 (香港) 有限公司 (中國平安資產管理 (香港) ) 于3月2日正式加入氣候債券倡議組織 (Climate Bonds Initiative, CBI) 合作夥伴計劃。作為全球最大綜合金融服務集團之一的中國平安保險 (集團) 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專注於海外資產管理業務的全資子公司,中國平安資產管理 (香港) 是CBI合作伙伴計劃中第一家中國資產管理公司,也是首家亞洲機構投資者。 中國平安資產管理 (香港) 有限公司資本市場負責人、首席投資官柴志傑表示,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最大危機,其影響和危害已有目共睹。平安一直致力於推動綠色投資和可持續發展。通過與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BI)的合作,平安的綠色投資將會與國際頂尖水準看齊,為下一代創造一個更好的未來。 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BI)首席執行官Sean Kidney对中國平安資產管理(香港)加入氣候債券合作夥伴計劃表示欢迎,表示很高興看到其將氣候債券分類方案應用於綠色債券。 CBI和中國平安資產管理 (香港) 建立合作夥伴關係,標誌著雙方共同致力於促進蓬勃發展的亞洲綠色債券市場的投資活動,並支持將國際標準納入綠色投資實踐當中,而這對於引導資金流向亞洲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真正的低碳資產以及氣候變化解決方案至關重要。

綠色債券、社會責任債券及可持續發展債券市场日漸擴大成熟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於其2020年債券市場展望報告中表示,今年綠色債券、社會責任債券及可持續發展債券發行規模有望增長24%,達到4000億美元。穆迪表示,綠色債券發行額今年將達到3000億美元,同期社會責任及可持續發展債券發行額將分別達到250億美元及750億美元。 穆迪預計,隨著社會責任債券及可持續發展債券市場的擴大及成熟,這兩類債券將與綠色債券市場趨勢類似,在發行行業及地區方面更為多元化。 綠色債券、社會責任債券及可持續發展債券是「限定資金用途」的工具,其募集的資金通常專注於合格環境及社會發展項目。這三類債券是目前國際前沿的金融創新產品,可以吸引更多資本投入綠色經濟、可持續經濟並構建良好社會服務。 穆迪分析師Matthew Kuchtyak稱,金融業內,各國政府及監管機構日益重視氣候變化及可持續發展,市場參與者亦越來越注重環境、社會及管治相關因素,改善可持續金融市場結構,明確相關領域責任勢在必行。

麥肯錫:ESG高評價公司或將擁有10%收購溢價

日前,麥肯錫公司發佈一份名為「ESG溢價:價值與績效的新視角」的研究報告,指出當下市場中,「E」(環境)與「S」(社會)项目的長期價值,已經與「G」(治理)项目的價值不相上下,甚至超越後者,企業高管與投資專業人士對於ESG项目能夠創造短期或長期價值,已基本形成共識, 報告數據顯示,83%的高管與投資專業人士大多表現出其願意以大約10%的溢價來收購一家在ESG方面擁有積極記錄的公司,認為ESG项目將在未來5年中貢獻更多的股東價值。這在一定程度說明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與高管認同ESG表現與企業整體管理水平相關,並將ESG納入他們的財務及戰略決策。目前,超過七成的受訪者表示,在進行競爭對手的對標研究以及評估潛在資本项目時,他們會將ESG因素納入考量。 麥肯錫表示,改進ESG評價方法及創建更易於使用的ESG指標與數據標準,是投資者與企業高管的普遍希望,這不僅利於更好地與財務數據集成,並且更容易進行基準測試。從而推動企業內部ESG改革。 對於我國企業而言,我們需要更加重視ESG於企業財務及股東價值的影響,以此提升我國資本市場的容量與成熟度,促進A股上市公司品質的提高以及市場理念向價值投資轉變。

MSCI氣候風險估值模型助力衡量氣候變化對公司估值的影響

2月11日,MSCI推出一項有助投資者評估氣候風險和機會的工具——MSCI氣候風險估值模型。該模型由MSCI氣候風險中心研發,其數據庫來自於MSCI與去年9月份收購的Carbon Delta的合作。 應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方面的驅動,全球邁向低碳經濟的趨勢日漸顯著,世界日益正視氣候變化的影響。部分投資者已公開呼籲必須采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這個迫切的現實,並促請投資同業積極效法。管理氣候風險已成為投資過程中愈發重要的原則,投資者期望能衡量氣候變化的影響,從而調整投資組合以抵禦相關風險。 過去,投資者並沒有相關工具衡量轉型或物理風險的潛在影響,或氣候變化將如何影響其投資組合。MSCI憑藉自身在ESG風險管理上的領先實力及Carbon Delta 在氣候變化情境分析方面的專長推出氣候風險估值模型,旨在創建解決方案,為投資者把ESG因素納入投資組合,滿足他們的需求。 MSCI氣候風險估值模型提供具有前瞻性及以回報為基礎的估值評估,將與氣候變化相關的成本轉化為對潛在估值的影響。該工具將幫助買方機構識別在氣候變化最壞情境下資產的風險狀況,同時挖掘新的低碳投資機會,目前已覆蓋超過1萬家公司,協助其分析所有關聯股票和債券的估值。

富達國際看好中國市場的ESG投資發展

富達國際全球企業治理與可持續投資主管陳振輝表示,中國目前正加快在ESG領域的建設步伐,隨著A股在國際主要指數中占比不斷提升,國際投資者而亦會對A股有越來越多ESG方面的考量。 相較於ESG已經發展得較為成熟的國家,中國市場起步較晚,但自2018年,中國上市企業ESG(環境、社會及管治)信息披露已經起航,相關政策在2018年便已定調,這對於中國企業無論在信息披露的數量還是質量上都起到積極影響。 陳振輝表示,外界一直低估中國在ESG方面發展的速度及所作出的努力及資本市場對ESG應用的程度。他對於ESG在中國市場的發展現狀持積極態度,認為目前ESG在中國市場發展迅猛,正不斷追趕世界水準。 很多國際評級機構對於企業的投資評級建立在其ESG信息披露程度上,大型國有企業由於在信息披露方面做得更好,相較於多數中小企業往往擁有更高的評級。但對於富達國際這類主動投資者而言,很多中小企業同樣擁有很好的企業治理環境,只是未被市場廣泛認知,因此其會更聚焦公司的基本面研究,更加深入了解公司在保障股東權益方面的做法,關註企業的資本配置。在與管理層的會面中,富達國際團隊並不僅僅是獲取信息,亦會向其提出一些企業治理方面的建議。

美國銀行:ESG基金持续吸引资金流入

1月21日至24日,以「凝聚全球力量,實現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第50屆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在瑞士達沃斯舉行,本次論壇年會就減少碳排放、增加綠色投資、推動可持續發展等話題展開討論。 於論壇上,美國銀行CEO莫伊尼漢表示:「我們目前擁有250億美元的ESG基金,未來將有更多資金流入此類基金,以響應投資者的期望,即希望银行投资能關注結合利潤與更廣泛的社會目標的公司。」 ESG基金是於基金常規投研模式中,增加環境保護治理、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因素考慮的一種基金。晨星公司的數據顯示,ESG共同基金和相關ETFs的資產在2019年達到創紀錄水平,投資額超200億美元,是此前創下紀錄的2018年額度的四倍。ESG基金的快速發展表明,企業在賺取利潤的同時如何去平衡環境、社會責任、公司治理之間的關係至關重要,其將影響投資者的決策及企業自身的長期發展。 美國銀行財富管理業務管理3萬億美元的投資者資產。自2007年該公司首次發布環境業務計劃以來,美國銀行已投入超過1,260億美元用於環境業務。該行已承諾在未來10年向可持續發展投資領域投入3,000億美元。

MSCI呼籲業界將ESG因素納入投資策略

從2018年上半年A股納入MSCI指數起,「MSCI-ESG評級」一詞開始頻繁進入上市公司視野。MSCI ESG研究部亞太區(除澳洲和日本)負責人王曉書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ESG評級數據對上市公司、投資者以及監管機構實現金融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此前MSCI於《2020年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ESG)趨勢展望》報告中提到,「ESG因素將於今年成為廣受財務總監關註的問題,對企業融資造成顯著影響。」 MSCI的ESG評級遵循國際統一標準,其評級體系涵蓋環境、社會及治理三個方面,細分10項主題及37項ESG關鍵評價指標。MSCI不僅收集上市公司的披露內容,亦研究當地政策、主流媒體對被評估公司的報道以及當地監管機構網站的數據,以實現數據樣本采集的本土化。 對於投資者而言,ESG評級能有效幫助其減少決策失誤。許多投資者已將ESG因素作為其投資篩選的重要指標,此部分投資者傾向從自己的投資池中剔除於ESG領域表現較差的企業。 近年來,不少交易所均開始要求上市公司進行ESG信息披露,愈加嚴格的披露要求不僅讓MSCI可獲得更多權威數據進行評級,亦讓投資者擁有更完善的資料以幫助其進行投資決策,而投資者與評級機構亦可將更多實踐結果反饋給監管者,利於監管者完善監管體系,從而形成一個閉環,創造更健康的投資環境。

貝萊德支持ESG作為投資新標準

貝萊德(BlackRock)首席執行官拉里·芬克(Larry Fink)在致首席執行官的年度信中表示,他相信氣候變化和可持續性是投資風險評估中的重要考慮因素。同時,貝萊德計劃於2021年將其提供的ESG交易所交易基金數量增加一倍,至150個,並開始提供可持續的模型投資組合。 上市公司日漸增強對ESG的關注,投資界亦對上市公司提出更多關於ESG的詢問和績效要求,包括氣候變化、利益相關方的宣傳及與ESG相關的內部政策,程序或管理系統。許多投資分析師和經理認為,可持續發展或ESG因素對於搭建投資組合,或對特定行業或子行業中的公司進行排名至關重要。 此前,ESG議題通常包含在公司債務或股票發行的盡職調查中。但正如貝萊德首席執行官Fink表示,「ESG議題的出現頻率正在不斷提高,這體現其他外部利益相關方對於公司ESG表現評估的增強。如沒有設立ESG目標和考慮廣泛的利益相關方的需求,一家公司就無法獲得長期利潤。」 有關ESG投資的長期趨勢表明,ESG將是外部利益相關方、最重要的是投資者如何看待公司的組成部分的重要反映。公司為獲得長遠發展與長期利潤,應果斷而認真地考慮ESG相關問題,積極推進企業ESG問題解決。

Latest news

- Advertisement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