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1 1 月, 2025
- Advertisement -spot_img

CATEGORY

活動

國際滑聯關注“冰絲帶”:可持續發展更節能

隨著2022北京冬奧會的日益臨近,北京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目光。日前,國際滑聯(ISU)官網便關注了北京冬奧場館的建設情況: 2021年4月,北京國家速滑館開門納客。國家速滑館是2022北京冬奧會唯一新建的冰上專案場地,因其外部在夜間發出光滑的光束而被稱為“冰絲帶”。 從2008繼承而來的許多為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而修建的場館,將被用於2022年北京冬奧會。2008年的游泳館“水立方”將變身“冰立方”,舉辦2022年冬奧會的冰壺比賽。2008年的五棵松籃球館將舉辦2022年冬奧會的冰球比賽。而國家速滑館是由著名的奧林匹克建築公司Populous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射箭場舊址建造起來的。 中國的冬季運動項目,尤其是速滑項目,不僅將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受益,而且將在未來許多年受益。北京冬奧會結束後,這些設施將進行改造,以滿足公眾滑冰和速滑等冰上項目的長期需求。   可持續發展   2022北京冬奧會的願景是辦一屆可持續發展的冬奧會會。“冰絲帶”在奧運歷史上首次配備了採用二氧化碳作為製冷劑的生態友好冷卻系統。 與舊技術相比,新的系統製冷速度更快,也更穩定,有助於保持賽道上冰的溫度、密度和硬度的一致性,可以更好地助力運動員達到極限。據估計,與舊的系統相比,其低能耗運行每年可節省200萬千瓦時的電力。   首次測試 “冰絲帶”的首次測試賽於2021年4月7日至10日舉行,中國速滑選手甯忠岩在這裡留下了男子1500米的第一個場地紀錄:1:46.81。 “冰絲帶”能同時容納12000名觀眾,其中包括6800個固定座席和5200個臨時座位。2022年2月4日至20日,這裡將產生北京冬奧會的14塊速滑金牌。

5.17國際不再恐同日漸被社會接納

5月17日,「世界不再恐同日 | IDAHOT DAY」這個紀念日的英文是一個非常長的名字————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 Transphobia and Biphobia,是目前全球公認的國際LGBTQIA+權力紀念日。 1990年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 (WHO) 將 “同性戀”從精神病名冊中除名,並以此希望喚醒世人對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群體的恐懼的關注,和因性傾向及性別認同的差異而產生的一切加在肉體或精神上的暴力及不公平對待。在現實中,相比於包容接納,同性戀的人或與之相關的事物以及那些外貌和舉止不符合男女傳統性別角色的人,受到了曲解、侮蔑、排斥、仇恨和敵視,偏見和誤解也總會有意或無意地從一些人的語言中流露出來。 國際國內慶祝“國際不再恐同日”的活動都在增加,“LGBT+”群體在被日漸日益開放和寬容的心態接納。理解和包容越來越多,這不僅代表少數性平權運動逐漸興起,也可以將此認為是這個社會的進步。 來源:網易新聞

《可持續發展的亞洲與世界2021年度報告》:解決四大瓶頸問題

在4月18日舉行的博鼇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首場新聞發佈會暨旗艦報告發佈會上,《可持續發展的亞洲與世界2021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發佈。《報告》指出,亞洲將成為全球可持續復蘇的重要引擎。政府需要解決好衛生健康、基礎設施、綠色和數字等四大方面的發展瓶頸問題,有力釋放發展潛力,推動實現多個可持續發展目標。在衛生健康方面,由於政府財政能力不足或規劃不合理,許多亞洲經濟體面臨醫療資源短缺、對傳染病準備不足的困境。應提升衛生服務體系的可及性、公平性和反應性;加大衛生健康基礎設施投入;考慮建立應對重大疫情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儲備;發展健康產業,抓住數位衛生和數位健康領域的機遇;加強各國衛生健康的微觀治理。 在基礎設施方面,需要加強硬體與軟體基礎設施的韌性,更好地支撐區域內經濟活動和供應鏈穩定。有計劃地建設更多能夠抵禦災害和氣候變化的基礎設施,加大數字基礎設施投入。加強跨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支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營造更公平、公正、非歧視的市場環境,落實好包括去年底簽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在內的自由貿易協定,進一步利用好電子商務與自動化等新興技術和業態。 在綠色方面,隨著經濟快速發展,亞洲國家的二氧化碳排放快速上升,許多國家面臨著嚴重的環境和氣候風險,以及適應和緩解氣候變化壓力的挑戰。在產業轉型、技術進步和融資改革等方面,政府需要拿出切實可行的行動路線圖。政府應激勵社會不同部門朝著綠色發展方向前進,把激勵架構分解到地方政府層面並加以落實,創造更多綠色就業崗位,進一步加強氣候領域的技術研究與創新。在數字方面,亞洲經濟體間的數字不平等切實存在,頂尖的數字技術企業在地理上高度集中,如何縮小亞洲各經濟體之間的數字鴻溝,是目前亞洲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要抓住疫情機遇促進數位經濟加速發展;推動社會管理和城市建設向數位化、智慧化方向發展;推動數位普惠金融發展;促進數字經濟主體公平競爭。《報告》指出,企業應把握好自身產業所面臨的機遇和風險,及時向可持續發展需要的新經濟領域轉型。把創新研發作為企業發展第一生產力,推動資訊化、數位化、智慧化和低碳技術創新應用;把握好衛生健康、綠色產業商機;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物理風險和資金風險,朝著綠色的全球價值鏈邁進。 來源:海南日報 http://www.hainan.gov.cn/hainan/5309/202104/9e554dfca20b486bb05fd04999f5415a.shtml

Encompass HK為HERA社區會員提供獨家優惠

Encompass HK是一家宣導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的社會企業,通過為組織提供培訓和諮詢服務的方式,讓組織更具多元化及包容性。我們通過支援不同的社會事業、非政府組織,以及與不同組織進行合作等個多種方式為社區服務。根據企業的性質,我們承諾企業至少將60%的淨利潤用於再投資以實現其社會使命。 我們的課程本質上是體驗式、具有包容性和互動性的學習——以音樂療法、歌唱缽(singing bowl)、性別包容性語言,咖啡續杯和生物發酵美酒為主題,目的是讓參與者通過有趣的方式瞭解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我們從2018年12月開始專注於一些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包括目標3健康、目標5性別平等及目標12負責任消費。我們的客戶包括太古地產、怡和集團、施羅德集團、澳新銀行、宏利集團等。 我們現為參與活動的HERA社區會員提供獨家優惠,會員可享有所有公開活動均10%的折扣,代碼為「HERASDG」,以及享有公司解決方案10%的折扣。

香港 ESG 報告大獎2019獲獎企業專訪系列 – 德高達製衣有限公司

德高達製衣有限公司於香港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大獎2019獲得卓越非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獎 -- 嘉許獎。德高達營運總監Herman Leung為我們分享公司推動研發環保再生物料及持續創新,目標達至内循環,帶動製衣業可持續發展。

香港 ESG 報告大獎2019獲獎企業專訪系列 – 葉氏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葉氏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於香港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大獎2019獲得最佳ESG報告獎(小市值) -- 嘉許獎。葉氏化工集團投資者關係及企業傳訊主管Eunice Lai分享公司的可持續發展的願景。公司已把ESG納入公司的風險管理,並從工藝及生產過程方面減低排放及能耗,亦致力提升持份者對可持續發展的關注。

香港 ESG 報告大獎2019獲獎企業專訪系列 – 碧瑤綠色集團有限公司

碧瑤綠色集團有限公司於香港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大獎2019獲得最佳ESG報告獎(小市值) -- 嘉許獎。我們邀請到碧瑤綠色集團財務總監兼執行董事Iris Cheung 分享公司如何透過自身的環境服務推動加强大衆的環保意識。 Q: 公司過去一年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努力及成果。 Q: 如何把可持續發展願景融入公司的發展/營運當中? Q: 公司及行業在ESG方面正面對怎樣的挑戰? 公司如何應對該些挑戰? Q: 公司如何為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帶來正面影響? Q: 公司未來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目標或計劃?

《中國ESG發展白皮書》重磅發布

11月28日,“ESG投資助力可持續發展之路”分論壇(簡稱:ESG峰會)在北京JW萬豪酒店隆重舉行。ESG峰會聚焦責任投資發展現狀,展望中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路徑,為在ESG領域探索的行業領袖搭建知識共享、經驗互惠的交流平臺。 此次峰會上,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發布《中國ESG發展白皮書》(下稱《白皮書》),旨在推廣和踐行可持續發展,責任投資,與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價值理念,關註ESG發展的中國實踐。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院長王遙在講解《白皮書》時指出,由於ESG可以披露財務信息以外的有關環境績效、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因素,體現可持續投資理念。近年來,隨著“責任投資”、“環境保護”、“經濟可持續發展”等理念逐漸被越來越多人接受與倡導,ESG認同度持續上升,更多投資者在投資選擇過程中納入ESG標準,並關註長期投資回報率和 積極的社會影響。 《白皮書》繼續指出,ESG的發展呈現出三個樂觀的態勢:一是更加整合,投資者正轉向在整個投資組合中納入ESG,包括ESG基金、綠色債券等;二是更多參與,資產管理公司與公司股東和高管進行更密切的合作,如共同提交決議等;三是更多披露,ESG披露了財務信息以外的公司績效表現,如環境表現、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情況等。

全球首個“衛星AI-ESG”平臺亮相高交會

11月13-17日,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以下簡稱“高交會”)在深圳召開。高交會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科技類展會,號稱“中國科技第一展”。本屆高交會吸引了來自4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3300多家科技企業參展。期間,微眾銀行亮相“航空航天科技展”並在“中國深圳·航空航天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以下簡稱“論壇”)展示全球首個“衛星AI-ESG”平臺。 作為高交會2016年創立的首個以“航空航天”為主題的專業化論壇,本屆論壇以“智薈商業航天·共建產業生態”為主題,匯聚國內外產業領袖及相關政府部門,以大灣區商業衛星的制造技術先發優勢為牽引,一起探索商業航天領域廣闊的發展路徑。微眾銀行AI部門資深人工智能專家殷磊博士現場發表了《AI+衛星驅動ESG價值評估》主題演講,分享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結合衛星遙感影像為代表的另類數據,打造全球首個“衛星AI-ESG”平臺的最新實踐。 演講中,殷磊博士提到,“AI+衛星”將有效推動ESG價值評估體系建立。ESG是社會責任投資的基礎,也是綠色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微眾銀行“衛星AI-ESG”平臺結合海量衛星遙感影像,基於ESG關鍵指標的評級框架,利用AI技術挖掘非結構化數據中的投資風險與機遇,幫助投資者跟蹤和比較公司可持續發展能力,及時洞察公司的風險和機遇。長遠來看,ESG體系也將推動企業主動改善環境、提升社會責任表現的意願與能力,進而建立起社會整體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 除基於衛星數據與AI技術打造全球首個“衛星AI-ESG”平臺外,殷磊博士還介紹了團隊使用另類數據驅動智能資產管理的探索。據殷磊博士介紹,另類數據是不同於傳統的交易所披露、公司公告披露的新型數據,是有利於投資者進行投資決策的有價值信息。比如個人的消費信息,地區的天氣狀況,公司的銷售記錄等。而隨著2015年衛星遙感進入民用領域,基於衛星遙感圖像的智能分析為金融行業帶來更多可能性。衛星數據具有覆蓋行業廣、客觀、實時性強、成本可控等的獨特優勢,為投資決策提供更加及時、客觀、全面的企業評測依據。 博士的團隊搭建起國內首個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結合衛星遙感影像為代表的另類數據的新一代智能資產管理平臺,在量化基本面分析(房地產景氣指數、車流量監測等)、宏觀經濟監測(路網密度監測、區域變化監測等)、農業保險(洪澇災害定損、病蟲害定損)、大宗商品跟蹤(原油儲量監測、作物種植面積監測)等金融業務場景中發揮了巨大價值。

香港 ESG 報告大獎2019獲獎企業專訪系列 – 鴻福堂集團有限公司

鴻福堂集團有限公司在香港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大獎2019獲得最佳ESG報告獎大獎(小市值),我們很榮幸邀請鴻福堂分享一些正在推行的可持續發展項目以及如何響應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政策。 Q: 請介紹公司過去一年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努力及成果。 A: 作為在香港具領導地位的飲食品牌和負責任的企業公民,鴻福堂致力追求可持續發展,並對社會進步作出貢獻。 面對香港的堆填區飽和問題,集團實施了多項措施以有效管理廚餘,包括與本地食物銀行合作及回收廚餘。香港廠房的部分廚餘,如湯渣及蛋殼,則每日由合資格回收公司收集,然後轉化為動物飼料或交由小蠔灣有機資源回收中心第一期處理。 另外,因應社會日益憂慮塑膠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我們致力減少使用及回收塑膠廢物,例如我們支持「無飲管運動」,希望顧客減少使用即棄塑膠物品,並與不同機構探討推行環保項目的可行性,以鼓勵顧客回收塑膠。 為了逐步減少用紙及推行無紙交易,集團亦一直積極推廣電子會員卡及電子e券。 鴻福堂在可持續發展的努力廣受外界認同。更多詳情及其他有關環境、社會及管治的重點,可在集團《二零一八年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中閱覽。 Q: 請分享貴公司的可持續發展策略。貴公司是如何把可持續發展願景融入公司的發展/營運策略當中? A: 秉持「真心製造,自然流露」的宗旨,鴻福堂致力於透過多元化的產品組合推廣現代健康概念,並決心提高其透明度,並就我們的表現作更全面的披露。 集團心繫可持續發展,在決策過程中將其放在重要位置,並將可持續發展工作的重點放在資源的有效利用、僱員健康與安全、產品責任及反貪污上。我們在改善社區、環境及市民的健康所作的努力亦得到廣泛認同。 Q: 貴公司及行業在ESG方面正面對怎樣的挑戰?貴公司如何應對該些挑戰? 鴻福堂持續留意著持份者及社會大眾日漸關注業內共同面對的議題,當中包括食物安全、氣候變化及污染等環境問題。 我們特別留意社會日益關注都市固體廢物管理,包括回收塑膠物料。由於塑膠乃我們的主要包裝材料之一,集團會積極研究使用其他包裝材料,以減少塑膠用量,並繼續支持香港各區的多部膠樽回收機。自二零一八年六月起,集團亦在零售店舖中實施一系列減少塑膠廢物計劃,如「無飲管運動」。 集團亦持續努力研究擴展我們的資源回收計劃的可能性,包括塑膠回收。在2019年下半年,集團會與塑膠回收組織V Cycle合作,推出膠樽回收試驗計劃,在鴻福堂指定分店設置回收箱收集已清潔的膠樽。 鴻福堂為全港多部膠樽回收機贊助優惠券及支持「無飲管運動」。 Q: 您認爲公司如何為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帶來正面影響? 鴻福堂認為可持續發展需靠各方共同努力方可實現。因此,集團積極尋求供應鏈中合作夥伴的支持,以提升行業的整體環境及社會表現。長期而言,集團將採納更多積極的可持續發展措施,利用其領導地位為行業帶來嶄新的改變,並繼續向其合作夥伴推廣可持續發展的價值觀。 Q: 請分享可持續發展對貴公司的意義爲何。貴公司未來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目標或計劃。 可持續發展旨在重建人類與自然之間的聯繫,所以我們的產品都由天然食材製成。我們作為負責任的企業公民,一直堅持最高的產品品質,以實現對可持續發展的追求。作為可持續發展的領導者,集團將投入更多資源以更有效地管理及協調其可持續發展工作。 未來,我們會持續堅定推行有關減廢和回收的各種措施,並與顧客及持份者緊密溝通,長遠為所有持份者創造價值。

Latest news

- Advertisement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