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從來都是比快、比高、比強。這是顯淺的道理,小學生也懂。然而,在經濟全球化的大環境下,卻出現一種國與國間不尋常的比賽模式–尋底競賽(Race to the bottom)。
故名思義,誰在愈底層,誰就愈有機會勝出這場比賽。那麼,何謂「底層」呢?這裡指的是國家對環境和勞工的保護水平,也就是說,在全球分工導致競爭愈趨激烈的背景下,國家或會採取更寛鬆的勞工和環保法規,旨在減低跨國企業在該國的生產成本,令該國更易獲取外國直接投資(FDI)。
當然,企業往往把生產線選擇到生產成本較低的國家,這解釋了為何中國成為了世界工廠,及中國在經濟騰飛後工廠生產逐漸南移至東南亞國家,如越南和柬埔寨。
然而,美國塔夫茲大學國際政治教授Daniel Drezer在2009年發表”Bottom Feeders”指出尋底競賽論的盲點,指出經濟全球化下尋底競賽不是不可避免的現象,反而,經濟全球化有助提升國家的勞工和環保待遇。Drezner 教授通過分析跨國企業到發展中國家帶來的實際影響、企業營商決定的考慮因素和公民社會的取態,反駁尋底競賽論者(通常是環境人士、工人領袖和跨國企業)。我們就把教授的看法娓娓道來。
首先,環保和勞工法規會隨著貿易自由化而提升,因為跨國企業財力豐厚,它們往往以更吸引的薪酬和更完善的員工福利,在勞工密集型的生產線引入更高技術的工人。相反,本土小型企業通常未達規模經濟,加上聘請的員工數目不多,跨國企業的投資對發展中國家的整體勞工待遇有正面影響。此外,跨國企業或會引入更潔淨環保的生產技術,改善發展中國家的環境 (當然,在指控發展中國家技術竊取成風的時代,這個論點是有爭議的)。
另外,教授指出,尋底競賽論者假設生產成本是企業選擇生產地點的指導性因素是錯誤的,因為跨國企業會同時考慮在哪個國家生產才能讓企業進入具規模和可賺錢的市場。作者舉例說,許多在墨西哥設廠的美國企業,把大量商品售到墨西哥市場,而非把它們帶回美國。企業除了認為墨西哥生產成本較美國低廉,該國也有龐大消費市場,企業評估發現「生於斯,售於斯」的模式能讓企賺錢,從而把生產線放到墨西哥。
正正因為跨國企業如此著重收益,塑造良好的企業型象對於吸引全球消費者不可或缺。隨著全球社會知識水平提高,消費者不再只著眼於標價牌上的價錢,而是會更留意產品背後的社會成本,例如產品是否由血汗工廠製造,生產過程對環境造成何等程度的污染等。加上,互聯網的發達造成時空壓縮,企業醜聞可以在短時間內傳遍世界,對品牌形象造成不能想像的破壞。因此,企業將更加小心經營其生產工序,以求明哲保身,不要開罪消費者。
以上就是Drezner教授文章的要點。他分析了跨國企業本身營商決定和公民社會的作用,但是,要認清尋底競賽論到底是否站得住腳,我們也得探究發展中國家政府作為規管者的角色。
尋底競賽論的另一個假設是,法規內容和存在本身是影響企業投資的主要因素。然而,環顧發展中國家,執法和政策漏洞才是導致勞工和環境水平惡劣的元凶。那就是說,即使環境和勞工法例完善,在執法不力及缺乏相關政策支持下,環保和工人保障只會淪為天方夜談。在發展中國家,執法力度往往受到貪污和行政效率低下受限。
以孟加拉為例,孟加拉早在1965年通過「工廠法案1965」(Factories Act),禁止多於10人的工廠聘請14歲以下的童工,並對孩童的工作時數及操作危險機械作出規定。在2006年,孟加拉政府更明確禁止童工,規定法定最低工作年齡為14歲。然而,根據孟加拉統計局的數字,93%童工在非正式工作場所工作,包括小型工廠、街頭工作室或家庭式經營的工場,如此分散及不受規管的工作場所令執法工作難若登天,加上政府對從事貨物生產的工場缺乏有系統的監管,執法部門並不具備足夠的資訊進行執法工作。這就是上段所提及的執法不力及缺乏相關政策支持。
Bottom Feeders原文:https://foreignpolicy.com/2009/11/19/bottom-feeders/